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少年/方案 申論題


許多家外安置體系的少年,因達機構收容年齡上限需離開安置機構,這些未成年結束安置的少年,如何及時協助他們轉銜自立,並培養其自立生活的能力。假如你是少年安置機構的社工,請說明你將如何設計提供其自立協助服務方案?(25 分)105公職社工師
        家外安置體系的少年通常是經過替代性服務而進入安置系統然而當少年已達安置機構的收容年齡上限勢必面臨離開機構的現實問題以下就協助少年轉銜自立設計其服務方案茲分述如下
(一)、         計畫名稱浮萍少女自立培力
(二)、         方案目的協助少女離開安置機構後以協助其自立生活為目標,避免其因適應不良而成為貧窮犯罪的社會排除中。
(三)、         需求評估過去研究發現具有自立需求的安置個案在離開安置體系後因生活技巧與心理強度不足和安置期間缺乏擬真的操作訓練和自主生活的機會以致無法順利轉銜至社區自立生活因此,針對屆齡離開安置照顧體系之兒少無法進入社區自立生活者展開方案之協助
(四)、         方案目標:
1.         協助少女生活技能自我照顧人際技巧、情緒管理
2.         協助少女經濟支持財務自立財務管理
3.         協助少女建構其發展性和支持性之社會資源與服務
(五)、         服務對象屆齡離開機構的少女
(六)、         執行方法
1.         個案工作
(1).    與少女展開個別性的會談
(2).    評估少女的情況以擬定處遇計畫
(3).    處遇過程藉由增權鼓勵少女提出自我生活技能的培養自我照顧技能自我情緒管理的實行方式並與之討論
(4).    陪伴少女在所預定的實施計畫中,執行與討論。
(5).    與少女一同評估其實施計畫與成果
2.         團體工作
(1).    團體名稱人際關係9453就是有鬆-人際關係超輕鬆
(2).    團體目的人際關係互動技巧訓練
(3).    時間每週六下午200-400
(4).    領導者心理師協同領導者社工
(5).    進行方式:運用紅花卡五指畫情緒卡家庭樹等媒材與成員討論其人際互動的過程所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面對
3.         社區工作
(1).    協助少女畫出其生態圖系統網絡
(2).    協助少女尋找家庭互動支持系統
(3).    了解少女同儕互動系統
(4).    協助少女建立可信任的支持系統教會社團
(七)、         計畫評估
願意參與方案之少女給予前測當少女能自立後給予後測以做為轉銜評估之根據
(八)、         預算
協助少女個案工作之餐飲費用團體工作之材料費用建立社區支持網絡之交通費用

成效評估 申論題


家庭/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的社會工作人員在設計服務方案時,除了在方案結束後運用服務使用者滿意度調查外,尚可運用那些方法與工具來進行成效評估?(30 分)106地特公職社工師/社會工作

家庭或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之社工人員,多半是以家庭為中心社區為基礎的社會福利服務體系的服務方式介入案家與設計方案茲就其服務區塊服務方案以及方案結束後之評估分述如下
(一)家庭/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之服務區塊之服務對象
1.    弱勢群體
家庭/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所需關注的對象首先為福利服務使用者故高風險家庭身心障礙者受暴兒童受暴婦女受暴老人即為首要關注之體系
2.    非自願性案主
(1).     法律強制的案主
由於法律的約束或命令必須接受服務的案主,
如:兒少保護、老人保護、身障保護之相對人,受刑人,性侵害之加害人。
(2).     沒有意願的案主
凡是從醫院、社福機構、學校、家人或其他第三者轉介而來的案主,或因某種因素被要求必須與專業人員接觸的案主,如:中輟生,遊民,無脫暴意願之婦女
(3).     非自願性案主之行為表徵
A.   案主沒有改變的動機
B.   案主自覺沒有問題,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C.   案主想維持現狀,逃避改變
D.   案主防衛機轉強烈,拒絶合作與參與
E.   案主過度取悅工作者
F.   案主過多詢問工作者私事或轉移話題

(二)家庭/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之服務方案
社工人員可以1.Caring照顧  2.Curing 治療  3.Changing the society 改變社會的使命設計包含個案工作團體工作社區工作的方案以服務案主及其家庭
1.    個案工作
個案工作所要協助的不僅是個人尚需涵蓋家庭故可引用家庭系統理論,以整個家庭為服務對象
2.    團體工作
藉由方案團體產生團體動力以協助團體成員
3.    社區工作
協助案主及案家連結社區中可近性可及性連續性完整性的資源服務
(三)家庭/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於方案結束後的評估
1.    成效評估
於方案服務結束後匯整案家之經濟狀況家內關係網絡資源連結等了解服務前與服務後之成效
2.    效益評估(經濟性評估)
計算於方案過程中,所投入之金錢成本、時間成本、人力成本所獲得之效益與效率
3.    總結性評估
此評估的目的是為協助決策者決定是否繼續執行此方案或政策上的參考依據所以重點聚焦於方案的產出與成效並分析方案或政策的效益與成本
4.    個案管理服務評估
以社工的服務案量服務電訪訪視記錄以及案家就學、就業的穩定度作為評估方式之一
5.    社會參與評估
以案家重新回歸社會融入社會為指標,作為方案評估內容之一
綜上所述家庭或社會福利服務之社工人員,於協助案主或案家時其方案之執行需以多面向的方式介入與規畫於成效評估亦有多面向的評估方法可視方案之目的與目標設計方案本身適宜的評估方式,以供決策者或政策之參考


「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基礎」 申論題


近年來,區域型中心強調「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基礎」。請問其理論基礎為何?在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的運用上,有何特別的重點?(25 分)105社工師(直接服務) /社會工作
    依據題意所述區域型中心強調「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基礎」其理論基礎以及在社會工作實務運用上之重點茲析述如下
(一)、    「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基礎」之理論基礎
1.    跨體系協力
(1).使服務使用者能得到更綜合同步、個別化的服務減少服務使用者在接受社會服務輸送體系時遇到不連續權責不明、不可及支離破碎的服務
(2).使服務使用者能接近足夠與合適的資源與服務而不必受制於官僚體系的繁文縟節,使服務整合成功地輸送到各種需求者手上,並達到充權的效果
2.    單一窗口服務
(1).試圖解決服務片段化、不協力資源限制服務重複社會服務不銜接的弊病
(2).單一窗口的設計必須符合4個原則1普及性2消費者選擇3整合服務4責信
(3).單一窗口服務中心必須建立一套服務流程接案-篩選-問題界定-目標設定-服務輸送計畫-資源與服務使用-問題回顧
3.    以家庭為核心
(1).相信家庭是全體成員的支持者任一成員都應被納入家庭整體思考而不是單獨以某一個成員的利益來看待家庭整體
(2).增加家庭資源與支持才是促進家庭成員福祉最大的利基
4.    以社區為基礎
(1).培養一個具有支持性的居住社區型塑一種居民集體的責任以保護兒童少年身心障礙者老人同時加強社區服務的基層結構讓個別的服務被連結成為協力單位
(2).以社區為基礎的核心要素1服務輸送給家庭2利用個案管理來降低支離破碎3利用社區資源4評估與整合案主的族群與文化架構
(二)、    「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基礎」之社會工作實務重點
1.    建立單一窗口服務的社會福利服務中心
建置區域型的社會福利服務體系提供單一窗口的連續性服務給予有多元福利需求的民眾以家庭為中心的整合性社會福利服務
2.    整合服務組織
建構地方政府完整之區域性社會福利服務輸送網絡透過區域資源共享提供民眾多元性立即性及整合性的服務
3.    支持性與補充性服務
透過支持性與補充性服務增強家庭因應危機的能力家庭成員遭受傷害與降低家庭悲劇的發生
4.    替代性與保護性服務
提供替代性與保護性服務協助失功能家庭照顧與保護其有需要求的成員。

團體 ,非自願案主 申論題



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02 條,父母、監護人或實際照顧兒童及少年之人有違 反相關規定者,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4小時以上50小時以下之親職教育輔導。假如你是一個執行這項規定的公職社會工作師,請設計一個團體方案來增進這些違反規定的家長之親職知 能。基於「強制性」,這些家長大多是「非志願案主」,在回答時,請先針對成員招募的設計進行說明,例如你會使用何種有效的招募策略增進其參與的動機;接著,請說明這個團體 的工作目的、進行流程、各次活動及進行(至少6次以上)、成果評估等。(40分)(106高考 社會工作實務 公職社工師)
依據題意所述,兒少權法102條規定,若實際照顧兒少者有違反其法,則主管機關可命其接受親職教育輔導,以此題要求,設計一針對此種『非自願性案主』之團體方案,加以說明如下:
(一)     非自願性案主
1.   非自願性案主之範疇
(1) 法律強制的案主
由於法律的約束或命令必須接受服務的案主,
如:兒少保護、老人保護、身障保護之相對人,受刑人,性侵害之加害人。
(2) 沒有意願的案主
凡是從醫院、社福機構、學校、家人或其他第三者轉介而來的案主,或因某種因素被要求必須與專業人員接觸的案主,如:中輟生,遊民,無脫暴意願之婦女
2.   非自願性案主之行為表徵
(1) 案主沒有改變的動機
(2) 案主自覺沒有問題,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3) 案主想維持現狀,逃避改變
(4) 案主防衛機轉強烈,拒絶合作與參與
(5) 案主過度取悅工作者
(6) 案主過多詢問工作者私事或轉移話題
(二)     團體成員招募
1.   設計團體成員招募文宣
(1) 有效介紹團體特色
以接納非批判的同理心態度擬定文宣內文,鼓勵案主參與團體。
(2) 充權觀點
強調與案主是一種互惠、權能共享、平權對等的夥伴關係
(3) 教養技巧的提升
強調透過團體活動可增進教養技巧
2.   非自願案主團體的初期工作
(1) 評量案主的需求
(2) 針對目標成員進行諮詢,或安排團體前的會談
(3) 建立與成員的初步關係,運用Biesteck的專業關係7原則,以接納、非批判的態度與成員建立關係。

(三)     團體計畫書
1.   團體名稱:親愛的孩子親職教育
2.   團體目的:協助父母、監護人或實際照顧兒童及少年之人有違反相關規定者,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親職教育輔導之案主,以提升其親職教育知能。
3.   進行流程:
(1) 介紹團體成員彼此認識
(2) 協助團體成員了解團體目的與功能
(3) 與成員討論和釐清保密的範圍
(4) 確定團體的目標
(5) 建立工作契約
(6) 引導團體的發展
(7) 團體的評估,以了解團體是否有達成原先設定的目標

4.   團體各次活動

單元
目標
內容
1
三言二語
給孩子三個鼓勵的話語
二個肢體語言
五指畫
2
如何當孩子的好朋友
在與孩子日常生活的交集中,去思考如何當孩子的朋友
畫圖
3
聽聽內心的聲音
學習感受自己與孩子的內在世界
紅花卡
4
日有所思
夜有所夢
找尋下意識的價值
潛意識的擔憂
撕貼畫
5
家庭樹
從家庭樹的樣貌反映個人對家庭成員的感受及關係
家庭樹
6
我訊息
感受被傾聽
學習傾聽人
用『我訊息』的語句表達
情緒卡
7
生命線
從走過的人生路
思考未來的人生
白色,綠色細鐵絲
8
找尋生命的缺口
理解在關係中孩子的缺乏
思考未來的預備及改變
紅花卡

5.   團體成果評估
(1) 單系統方法評估
在團體介入前,先對團體成員進行『親職教育』問卷前測,並以此為基準線。
(2) 總結性評估
在團體結束後,進行後測,即為團體成果的評估